工作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工作動态 > 正文

網數中心和博物館黨支部聯合開展“傳承柳青精神,觀新農村建設”主題活動
作者:網數中心黨支部   發布時間:2021-06-08   浏覽次數:   

2021年6月2日下午,網絡和數據中心黨支部聯合博物館黨支部攜手組織“傳承柳青精神,觀新農村建設”主題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兩個支部的全體黨員共同觀看了電影《柳青》、一同參觀了柳青故居及柳青文學紀念館,并前往長安唐村親身感受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電影《柳青》以傳記影片的形式,從細節入手,真實再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開展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所曆經的艱難困苦。作家柳青毅然決然放棄了北京的生活,舉家落戶皇甫村的一所破廟中,與當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入農村生産一線,親身參與到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的運動中,帶領當地人民克服重重困難,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在農村的新局面,并創作出一部反映新中國農民創業的史詩巨作——《創業史》。觀影後黨員同志們表示,要向柳青學習,學習他不論何時都能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堅守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學習他敢于到困難多的地方去,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精神。

在位于西安市長安區皇甫村的柳青故居,同志們親身感受了柳青當年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傾聽了柳青所著長篇小說《創業史》中“才娃”人物原型、現皇甫村村民劉田民同志講述柳青的故事。柳青在撰寫長篇小說《創業史》期間,紮根皇甫村,融入人民群衆,在皇甫村與村民同生活、共勞作,和群衆打成一片,潛心創業。

在柳青文學紀念館,了解到柳青曾在新浦京澳官方网站的求學經曆,也就是新浦京澳官方网站的前身“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7年,北平、天津失守,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等四校一院遷至西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這一年,柳青考入國立西安臨時大學俄文先修班學習。柳青在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學習階段,聆聽了多位馬列教授的指導,接受了更加全面、系統的學習,這也為他後期的創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陝西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唐村,同志們參觀考察了唐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托各村資源禀賦與産業基礎,實行“三元共建”創新組織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的産業項目體系,展現當代新農村新氣象。網絡和數據中心黨支部從2018年開始就積極參與平利脫貧攻堅戰,曾幫助平利扶貧辦開發軟件篩選貧困信息和諾獎論壇等活動。廣大黨員同志參觀唐村後感悟到:要不斷學習先進的創新思維,積極探索不同的鄉村發展模式,盡自己所能為鄉村振興出力。

黨支部組織師生對主題實踐活動相互分享了感受。廣大黨員一緻認為,要學習柳青精神,深入人民群衆,實實在在與群衆交朋友,傾聽人民群衆的心聲;要堅守理想信念、不畏艱難、始終保持奮鬥精神;要腳踏實地完成本職工作,不忘初心,堅守使命;要積極研究思考鄉村發展新模式,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Baidu
sogou